|
薄紙印刷:印后卷曲的原因及有效解決方法
福州印刷網 2008-8-4 9:56:51 來源:福州印刷網
在裁切薄紙印張(如字典印張等)的過程中,經常出現印張卷曲、翹曲等現象,影響裁切加工的進度和質量。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印張的含水量與環(huán)境溫、濕度不平衡造成的,可采取以下方法解決。
1.除濕法
由于印張內部比空氣中的含水量低,裁切后的徑向斷面就要迅速吸收水分,以達到相應的平衡。因此應適當降低室內空氣中的水分,避免裁切后的徑向斷面發(fā)生卷曲。解決方法:利用空調的除濕功能去除室內空氣中多余的水分,就可以有效地達到除濕的目的。相對濕度為50%RH,溫度為20~29℃,溫、濕度達到標準要求了,印張也就不輕易卷曲變形了。
2.砸頁法
如紙張印后出現卷曲現象,可用砸頁法加以解決。先將所切印張翻身,用手工“砸紙”的方法把卷曲的印張敲砸上許多折線,利用折線與折線之間產生的支撐力,強行改變彎曲的印張,使之相對平整。
3.晾紙法
晾紙法是利用晾紙機將切后或者沒有切的白紙通風吹晾,使紙張內部濕度和空氣濕度保持相對平衡,并使其在印刷和印后加工中不易變形,這樣可提高印刷質量,也給裝訂過程減少了很多麻煩。
此外,為了保證紙張內部合理的水分(5%左右),還應注重紙張的堆放位置,不宜靠墻、靠窗、靠暖氣(冬天),更不可放在露天,以免過于干燥,破壞紙張合理水分,造成紙張翹曲不平等現象。 字串1
點線式裁切方法
在傳統(tǒng)的撞紙臺中,撞出的印張尾線通常是垂直的一條線,但有時撞出的印張是不規(guī)則的鋸齒狀,觀察印張正反面套線又是很準確。怎么才能裁到規(guī)定的線上呢?通過對裁切過程和所用設備以及對印刷機的細致觀察與研究,我們發(fā)現了一個規(guī)律:凡是偏離垂直線的印刷品(撞后一沓印張應是尾線組合形成的垂直連線)均是歪斜不齊的印張,確切地說,凡不是直角的印張均是偏離出垂直線的。那么如何解決和應對呢?我們從多方面的探討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結論:
(1)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需讓裁切后的紙張成90°。
(2)對成品印張進行裁切方法上的解決,即“點線式裁切方法”。
探究這個方法,首先要去熟悉印刷機的輸紙機構。印刷機的輸紙機構是由飛達把紙張輸送到輸紙臺上,然后通過皮帶的傳動將紙張送至前擋規(guī)處,再通過側規(guī)把紙張拉至規(guī)定位置(如圖1所示)。送到輸紙板上的紙張要經過兩個動作后才能交給叼牙:第一個動作是縱向運動,就是來時向前運動的動作;第二個動作是橫向動作,就是拉規(guī)的動作。觀察發(fā)現,若送至前擋規(guī)的紙張,靠近拉規(guī)一邊假如小于90°,其角尖部就會越出拉規(guī)(如圖1所示);凡是大于90°的紙張(靠拉規(guī)一側),其尾部一邊也會超出拉規(guī)。癥結找到了,便有了解決的方法。印刷的輸紙定位是由點、線構成的,點是拉規(guī)軸承決定的點,線是前擋規(guī)形成的線。通過對印刷機的了解,為了裁切出更準確的成品,我們決定對撞紙臺進行改造。把撞紙臺改造成點線式結構。具體做法:在原有的撞紙臺上加一塊寬約100mm,厚約20mm,長約高出原撞紙臺自身側板高度的板,把它放到拉規(guī)位置。用此種撞頁方法印張非常到位,所撞出的印張也非凡符合裁切的要求。但裁切的方法不改變,還是達不到理想的要求,于是又加裝了裁切的裝置。具體做法:用同規(guī)格的板把它固定在推紙器上,通過測量和實踐,在推紙器距側幫110~120mm處(印刷機的拉規(guī)位置)用雙股8號鐵絲窩成馬蹄狀,一頭卡在板上,一頭卡在推紙器后,每疊裁切厚度應為70mm。此種方法裝卸方便、靈活,又不影響裁刀的結構。只要套印準確,就能裁得漂亮,提升了優(yōu)質產品的可靠性,降低了裁切造成“出血”的損失率以及因補印造成的成本損失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通過10余年的應用,效果很好。 字串1
刀片的結構和樣式對裁切質量的影響
刀片的樣式主要取決于刃角。刃角通常情況下有兩種:用立式磨刀機磨出的弧線型刃角,如圖2(a)所示;用臥式磨床磨出的刃角為直線型,如圖2(b)所示。還有一種非凡型刃角如圖2(c)所示,此種刃角可適應隨時更換各種軟硬材質的被切物。此種刀片的加工方法:刀刃在24°時在其刃角上再磨一個26°的夾角。對于初始速度較慢的刀用弧線型刃角較為適合。因為此種刃角初始下切時,阻力較小,這主要得益于角的弧線外形。值得注重的是,刀下切速度慢,應在答應的范圍內選擇較小的刃角。假如刀下切速度較快,應在范圍內選擇較大的刃角。裁刀的下切速度與刃角的關系也是密不可分的,應正確調節(jié)、靈活把握。刃角的選擇可參照表1。
此外,鈍刀對裁切質量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。由于刀刃形成圓頭,當刀片下切時,刀刃不能一下把紙張切斷,而是一直下壓直至紙沓成溝形(如圖3所示)。而此時的紙沓幾乎成為一個整體,刀刃沖破紙沓完成裁切,但所切出的紙沓上面形成了探角,已經完全不是直角了,而是60°左右探出紙沓的一個弧角了。所以探出部分肯定是大于紙沓下面的紙張,形成所謂的上下刀口。因此,應該在發(fā)現紙毛切后粘連就應及時換刀,以免使裁切質量受到影響。通常情況下,刀片切1000~1500次就可以換刀了.
本文標題:薄紙印刷:印后卷曲的原因及有效解決方法
福州印刷網、福州印刷廠、印刷價格、宣傳冊印刷、宣傳單印刷、包裝盒印刷、手提袋印刷、印務公司、光盤印刷、VIP貴賓卡、企業(yè)畫冊印刷、產品說明書印刷廠、不干膠印刷、無紡布袋印刷
福州印刷網fzysw.com福州最專業(yè)的紙質品印刷廠、福州最好的印刷超市
|
|